2025年以来股票配资利息太高,A股上市银行董监高及大股东纷纷出手增持,尤其4月份以来,增持相关动作频率显著加速。据记者梳理,4月8日至4月9日,A股市场多家上市银行密集披露增持计划,涉及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等6家,增持主体涵盖大股东及核心管理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大股东和高管密集增持A股上市银行,有政策与监管引导、市场信心传递和估值修复需求三大核心原因。监管部门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持、分红等方式提升投资者回报,部分银行响应号召,推出相关行动计划。同时,增持行为可直接向市场传递信心,推动股价向内在价值回归。此外,部分银行经营向好为增持提供了基本面支撑。而高管和核心员工通过自有资金增持,将个人利益与公司股价绑定,也增强企业内部稳定性。不过,需要注意现金流的风险,同时也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如信息披露、增持比例限制等。 4月9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拟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以自有资金合计不低于3000万元自愿增持公司股份,实施期限为自2025年4月11日起6个月内;江苏银行公告显示,该行高级管理人员、部分董事监事及中层以上干部计划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增持不低于2000万元的A股股份。 4月8日,邮储银行、成都银行纷纷披露了大股东增持进展。其中,邮储银行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1991.02万股A股股份,占该行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0.02%,并在后续拟继续增持该行A股股份;成都银行公告显示,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企业成都产控和成都欣天颐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增持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增持价格不超过17.59元/股,增持股份总数不超过7958.87万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超过1.878%;合计不低于3979.44万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0.939%。 此外,光大银行和浙商银行也于近日发布公告,披露了获得增持的具体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对A股上市银行的增持热潮中,既有地方国资平台的战略增持,也包括银行核心管理层及业务骨干的自愿增持,体现了产业资本与内部团队对银行基本面的信心。相关计划均明确以自有资金实施,并设定了具体增持期限与价格区间,符合监管规则对信息披露的规范性要求。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对A股上市银行的增持热潮预计会带来以下影响:第一,提振市场情绪,吸引投资者特别是长期资金积极配置银行板块;第二,通过增持高管与公司深度绑定,推动管理层更注重股东回报,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提高分红比例等;第三,增持银行股不仅有助于稳定其股价,还能通过银行板块作为市场权重股的引领作用,为大盘企稳提供重要助力。 据田利辉分析,预计2025年银行股东增持规模将持续扩大,但是会出现明显分化。监管鼓励银行通过增持、高分红提升估值,未来更多银行可能响应“提质增效”倡议。国有大行因资本实力强、估值更低,可能继续主导增持。股份行和城商行通过高管和核心员工增持,形成补充。区域性银行若有股东支持也有望加入。特别是低估值、高分红潜力的银行和业绩改善明显的银行。 董忠云表示,展望未来股票配资利息太高,受政策引导以及低估值高股息等利好推动,银行股东增持的规模和参与被增持的银行数量都将有所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