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姜,生于春秋乱世,身为齐国公主,齐庄公之爱女,她自小成长于齐国宫廷,浸润在浓厚的礼乐文化氛围之中。 彼时,儒家思想与礼乐传统盛行,庄姜在这方天地里,不仅精修宫廷礼仪,举手投足尽显优雅风范,还饱读诗书,研习大量诗歌文学,为日后的诗才展露埋下伏笔。 齐国文化繁荣,其礼乐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相融,追求诗歌音韵与情感抒发的和谐统一。 在这样的滋养下,庄姜的思想情感日益丰盈,早期诗作风格清新,笔触细腻,常以宫廷日常、自然景致入诗,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尽显她内心的敏感与对生活的热忱,才情初绽光芒。 展开剩余69%然而,庄姜的人生并非仅有诗意与美好。她的倾世容颜与尊贵出身,在嫁入卫国成为卫庄公之妻时,曾引起举国轰动。 卫国人为她吟诵的《硕人》,传颂千古,成了她美貌与高贵的不朽赞歌。开篇“硕人其颀”,勾勒出她高挑婀娜的身姿,仪态万方;“衣锦褧衣”,则尽显她身着华服、外披轻纱的雍容华贵,贵气逼人又不失优雅。 诗中历数她“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的显赫身份,既彰显齐国公主的尊贵门第,又凸显其作为卫国国母的尊崇地位,令人敬畏。再看对她容貌的刻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从手部的娇嫩、肌肤的细腻、脖颈的优美,到牙齿的整齐、面容的姣好,直至那动人心弦的笑容、顾盼生辉的眼眸,无一不将庄姜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美丽与高贵由表及里,融入每一个姿态、每一丝神情,成为时人心中的完美典范。 《硕人》不只是对她个人的颂歌,更是对她所代表的两国联姻背后权力、地位的尊崇与向往。 可命运弄人,庄姜婚后不久便陷入困境。公元前 753 年,她风光嫁入卫国,起初凭借美貌与温婉,与卫庄公也曾有过一段如胶似漆的甜蜜时光,仿若童话中的王子与公主。 但好景不长,婚后许久未育子嗣,在那个视繁衍后代为家族延续根本、女性地位重要依托的时代,这成了她的致命伤,卫庄公的宠爱逐渐消散。随着陈国厉妫、戴妫姐妹先后入宫,厉妫生子得宠,戴妫相伴君侧,庄姜彻底被冷落一旁,只能默默承受夫君移情之痛。 即便遭受这般冷遇,庄姜却未心生怨念。她坚守妇道,以德报怨,尽显宽容善良本性。孝伯夭折后,她将戴妫之子公子完视若亲生,悉心教导,与戴妫更是情同手足,二人商议将公子完记于庄姜名下,抚养为嫡子,盼望着未来能有所依靠。但命运的阴霾并未就此散去,卫庄公再度移情于一侍妾,该侍妾诞下公子州吁,州吁恃宠而骄,性格暴虐,卫庄公却听之任之,卫国朝堂与后宫的风云变幻,让庄姜的未来再次陷入迷茫与波折之中,而她只能在这乱世中,以诗寄情,继续书写着自己对命运的思索…… 发布于:贵州省 |